孙禄堂(1860~1933年) 游历南北11省无对手
孙禄堂,讳福全,河北完县东任家疃人。当时,中央国术馆刚成立,馆内分为少林、武当两个门进行教学,孙禄堂被聘为武当门门长,任职没多久,他又被聘为江苏省国术馆副馆长兼教务长,离开了中央国术馆。
孙禄堂游历南北11省无对手
孙禄堂天资聪颖,勤奋好学,幼时拜李奎垣为师,读书兼修形意拳8年,后又到北京跟八卦掌名师程庭华学习。程庭华对他说:“我授徒数千,从没有见过像你这样天资聪颖却又能专心不懈的。我认为,黄河南北已经没有对手能打败你了,你可以出去走走了。”于是1886年春,孙禄堂只身徒步游历南北11省,其间访少林,朝武当,上峨嵋,闻有艺者必访之,逢人较技未遇对手。
1918年,孙禄堂将形意、八卦、太极三拳合一,融会贯通,革故鼎新,创立了孙氏太极拳。同年徐世昌当选民国大总统,亲聘孙禄堂入总统府,任武承宣官。
当时,列强环伺,国力衰微,正是到了民族危亡的时候。而孙禄堂在年近半百时击昏了前来挑战的俄国著名格斗家彼得洛夫,年逾花甲时力挫日本天皇钦命大武士板垣一雄,古稀之年又一举击败日本5名技术高手的联合挑战,大大提高了中国人的士气。
九一八事变爆发后,东北沦陷,孙禄堂对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非常失望,毅然辞职返回北平,劝说其在北方军队中的弟子组织抗日。1933年国民政府迫于日本压力同意在伪满洲国通车通邮,孙禄堂深感有心讨贼无力回天,返回老家完县,当年年底无疾而终,逝前曰:“吾视生死如游戏耳。”
[经典招式] 八卦掌
该拳种据说是清末宫廷武术家董海川传授,江苏最早的八卦掌来自中央国术馆。南京为孙禄堂所传,该拳以一走、二视、三坐、四翻为基本原理,以趟泥步为核心。走圆形,有“八八”六十四掌的变化和四正四隅的转换。疾如旋风、迅似闪电、前探后坐、上下伸缩、出掌不见掌、见人不见形,有一定变化规律,无一定变化姿势。
[经典招式] 梅花隐形针
因高手出针时,会宛若5朵梅花嵌入目标而得名。梅花隐形针共有25种出击方法,故李松如老先生云:“梅花针,有诸多发射之术,如跃身发之、蹲身发之;……单发之、双发之、连发之等等。”
[经典招式] 五毒手
此功法共有五重内功,并以五种草药为主体且配以逢五必用辅助药物的方式进行演练操作,故得排五毒之名。邓钟山先生所著《功家秘法宝藏》载曰:“五毒者,一招殛敌,一毒也。伤人无救,二毒也。打散一切服气之功,三毒也。一提劲发众人,四毒也。符咒训导,五毒也。”
[经典招式] 八极拳
八极拳,清末民初传到江苏,传人不详。有10个套路,分布于南京、苏州、南通、徐州、沛县、昆山、常州、镇江、吴县、连云港、东台等地。八极拳强调内练一口气,外练筋骨皮,八大招,八阴、八阳、八节、八极。其特点是:以气催力,挨膀挤靠,招术连贯,三盘连击,劲足势猛,攻击性强。
[经典招式] 八仙剑
八仙剑属六合剑术之一,八卦连环剑前二十四剑。其意境构思于“八仙”的动作姿态,结合武术特点,寓以剑法,形成刚柔相济、势如游龙的剑术。其招式基本上都以八仙命名。如:湘子提篮、国舅横笛、仙姑醉卧、果老挥鞭、钟离献宝、洞宾背剑、拐李拄杖等。